Ricardo González Ramos: 
变动中的风景


作为少数代理中国当代艺术的拉美画廊主之一,RGR 画廊创始人Ricardo González Ramos 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市场:“作为画廊主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了解世界各地的艺术动态。中国市场巨大,且有许多在西方艺术圈前所未见的新兴提议。” 近几年他持续造访中国的艺博会、画廊、艺术家工作室等,并与中国艺术圈达成了诸多有意义的合作,其中包括在其画廊空间为三位中国艺术家计洲、蔡东东、张大力举办摄影联展《变动中的风景》, 在拉美市场代理艺术家丁乙全数作品,等等。 “拉美当代艺术在中国可见度很低”,而另一方面,“在拉美市场代理中国艺术家无论如何都颇具挑战性”。但在 Ricardo 看来,中拉之间艺术交流才刚起步,且前景广阔,但在未来需要有更多类似的个人及机构来促进这种良性对话。借由此次采访,在双边艺术交流方面颇有心得的他还与我们探讨了当下在拉美市场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机遇与挑战、他在中国的个人体验,以及画廊未来对亚洲市场的计划与战略等话题。






Ricardo González Ramos




[编辑]

Leo L


2021 年 7 月



RGR是少数几家与中国艺术家有长期合作的拉丁美洲画廊之一。请问您是如何结识了这些艺术家并与他们开展了哪些项目呢? 过去五年我每年都有去中国并实时关注中国市场,它的艺术表现非常引人关注。刘勃麟是我们合作的第一位中国艺术家。我在 2013 年通过社交网络发现了他的作品,非常喜欢并联系了他的工作室以及代理他的纽约画廊 Eli shi’shiKlein。2016 年我拜访了他在北京的工作室,并邀他随后同去参观了Carlos Cruz-Diez 在巴拿马的工作室,而这两位大师则一起达成了一项重要的艺术合作:两位艺术家的身体被刘勃麟漆上了 Carlos Cruz-Diez 的线条后最终消失在后者的画作中。这是两位艺术家标志性创作语言的融合,行为摄影和抽象艺术的融合,也是中拉两位艺术大师间的创作对话,总体非常具有批判性而非那么商业。

近几年我们还拜访了许多其他的知名中国艺术家,像丁乙、沈少民和申凡等人,也得以达成一些极有意义的合作:比如 2018 年在 RGR 举办的中国摄影联展《变动中的风景》就源于我们在 16、17 年对张大力、蔡东东和计洲工作室的访问:蔡东东的军事摄影档案装置,计洲的人工风景拼贴,以及张大力颇具政治意味的摄影作品,都展现了一个真在经历日新月异变化的中国所在的处境和所面对的问题。我们的画廊团队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决定策划这样一个展览,来向拉丁美洲的观众介绍一个更具当代性的中国。




刘勃麟与 Carlos Cruz-Diez 合作作品,2016;图片来源:艺术家工作室



在和这些中国艺术家合作的过程中,您有遇到任何困难吗?与其他国家的艺术家相比,和中国艺术家共事有何不同?


一开始会有些语言障碍,但我很幸运,陪我去中国的同行都已经十分了解中国市场了,其中有在欧美推广当代中国艺术的画廊主,也有紧跟当地时事的西方策展人...;另一方面,与我们合作的中国艺术家基本上都有颇多在欧美开展项目的经验,所以与我们画廊合作对他们而言也并非难事。中外合作在当下已变得非常普遍。

其实每个艺术家都有他自身的特点,与国籍的关系不大;但我认为中国艺术家普遍更有条理且更严谨,而且态度也很开放,所以总体合作过程都非常愉快。





丁乙是画廊现阶段代理的唯一一位中国艺术家,您是如何认识并最终决定在拉美市场代理他的? 我基本都是通过香港巴塞尔认识这些艺术家的,香港巴塞尔无疑是东西方艺术交流的最佳平台。我总是会花很长时间来参观展位、画廊和工作室,有次我看到了丁乙的作品,觉得十分有意思,就通过共同的朋友认识了他,2019 年底我还参观了他在上海的工作室。他的艺术语言与画廊的轴心,也就是抽象艺术,十分契合,因此我们开始探讨双方合作的可能性,直到最终决定在拉美市场代理他的所有作品。

丁乙是我们最新合作的中国艺术家,我们预计会在明年初举办一个艺术家的个展,也有计划把他的作品带到当地的博览会以及博物馆、艺术中心等地展出,让拉美的受众也能更好地了解这位中国大师。




丁乙;图片来源:艺术家工作室




把中国当代艺术引入拉美市场主要考量因素有哪些?
实际上在最近几届 Maco 我们一直有在展出如刘勃麟、丁乙、沈少民等人的作品。从 2015 年 Maco 第一次开设摄影版块以来,我们也展出过蔡东东和计洲的摄影作品,但摄影并不是画廊的强项,而更多是一条辅线。丁乙的抽象作品则和画廊的主心骨很契合,但在拉美市场代理中国艺术家无论如何都颇具挑战性:99%的当地民众都不熟悉或从未见过这类作品。这些中国艺术家或许在中国已经影响力颇丰,近年来在欧美也异常活跃,但在拉丁美洲他们几乎没有知名度,而这也正好是画廊的工作:让拉美民众及藏家认识、喜爱且信任这类艺术。





拉美民众在理解和接受中国当代艺术方面有困难吗?通常什么样的本地藏家会对中国当代艺术感兴趣? 画廊总是尽力提供所有必要信息让公众在理解中国当代艺术时不至于有障碍;而另一方面,像丁乙这类艺术家的抽象作品,凭其创作语言已经能吸引到一定的观众。在我看来,如今许多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都更具国际化视野而不仅只强调其地域性。

至于第二个问题,其实对中国当代艺术感兴趣的藏家和其他藏家并无二致,问题的关键反而在于画廊如何获得藏家对这类来自其他国家、地区新兴艺术家作品的信任。我们代理了许多拉美艺术大师,这也意味着我们对来自比如中国等地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质量都有严格的把关,也因此更容易消除藏家的疑虑。但与本地消费相比,对这类艺术品藏家总是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做出回应以及进行投资,而画廊的工作恰恰就是说服我们的客户,并将他们与更多样化的国际艺术创作联系在一起。


您本人参加了许多在北京、上海和香港的艺博会。能和我们聊聊这些经历吗?



我个人非常喜欢参观艺博会,而香港巴塞尔无疑是不能错过的重要一环。从2016年到现在,我总共去过中国五次,而主要都是为了参观香港巴塞尔。2016年香港巴塞尔后,我们还去北京参加了画廊周活动,并一道参观了刘勃麟、张大力和蔡东东的工作室,而我之前也提到过,这次工作室访问促成了 18 年《变动中的风景》展览的举办;2017 年我们拜访了沈少民并把他的作品带到了 Maco;2018 年是我们第一次去上海,也主要是拜访申凡等艺术家的工作室;2019 年我们一共去了两次中国,一次是三月惯例前往香港巴塞尔和画廊周北京,另一次是为了十一月上海的西岸和廿一艺博会,也是在那次上海行我们和丁乙探讨了在拉美代理他作品的可能性。


未来您有更多造访中国甚至开拓中国市场的计划吗?






作为画廊主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了解世界各地的艺术动态。中国市场巨大,且有许多在西方艺术圈前所未见的新兴提议。画廊的工作恰好就是发掘、探索和引入国际上高质量的艺术创作到本地市场,但我们并不会仅因对方是中国艺术家就盲目代理,我们并不想也不能掀起某种“向国外艺术市场引入中国当代艺术”的潮流:相反,我们更关注普世化的创作语言,且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要与画廊主线在视觉及战略上相通。




画廊的整体战略和中国甚至亚洲市场有许多关联。我们对继续了解和探索该地区及其艺术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希望能在将来促进中拉甚至中拉欧之间的艺术交流。之后我们会计划多参加中国的艺博会。这无疑将是一个受益良多的过程。当下有许多画廊试图进入中国市场,但准备不充分,而我们现在正在开发网站中文版以及尝试使用中国社交媒体(如微信),以方便我们在亚洲市场的下一步发展。



《变动中的风景》,RGR 画廊,2018;图片来源:RGR 画廊



拉美艺术家在中国的可见度如何?您觉得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现状呢?


就我看来,拉美当代艺术在中国可见度很低。虽然确实可以接触到一些如Carlos Cruz-Diez, Julio Le Parc 或 Jesús Soto 等大师的作品,但拉美中生代或新兴艺术家在中国存在感几乎为零。


反过来,在拉丁美洲中国当代艺术可见度如何?

在拉丁美洲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大型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这和上个问题情况类似。但我本人觉得双边交流才刚开始,我认为这更多是时间的问题。未来会有更多拉美画廊想要入驻中国市场:大家都想往资本活跃的地方开展业务,这再自然不过。

能影响双方艺术交流的变量很多,但如果在未来我们想要更多合作,那我们则需要更多集体和个人来推动这类艺术往来。归根到底,答案就是这么简单,没有别的更多方法。



[外部链接]

RGR画廊



CELA 中国伊比利亚拉丁美洲艺术交流